坦白說,我不是沒來過基隆,但是之前在我的部落格裡卻找不到任何有關基隆的紀錄,直至這一篇,算是揭開基隆的序曲吧!而這只是序曲,基隆蘊藏著許許多多好山好水好人文,需要更多篇幅才能一窺這座台灣北部海洋城市的點點滴滴!

來到基隆市區,體驗到和高雄迴異的港都街景與風情,在侷限的腹地、窄窄的道路裡,感受小而美帶來的溫馨與感動!基隆不僅有許許多多歷史文化、古蹟與建築,更呈現讓人印象深刻的海洋城市面貌,搭配獨特的各式小吃,確實相當吸引遊客的目光!

狹窄的基隆市區,從高速公路交流道下來,便能清楚感受到,但是印象裡道路擁擠,深怕停車位一位難求的窘境,因為市區數座停車場帶來的便利,讓這個虞慮立刻煙消雲散!不管是信二路的「信二立體停車場」,或是愛三路的「東岸停車場」,都有足夠停車空間來容納到訪旅客的愛車。附近私人停車場,也提供不少停車位,這些停車場都位於基隆市區內,離基隆繁華地帶不算遠的路程中。





基隆的道路大抵以行政區來命名,仁愛區內會有以「仁」或「愛」命名的道路,信義區內則會有以「信」或「義」命名的道路。

基隆市區內的田寮河分隔出信義區與仁愛區,為了接通兩地,於是在河的兩端架設了不少橋樑,一字排開,從西到東,分別密佈了富狗橋、金雞橋、達道橋、吉羊橋、達德橋、尚智橋、祥龍橋、福虎橋、東明橋等,每座橋都有造型與象徵雕像,橋兩端空出的腹地也刻意規劃出藝術空間,呈現出基隆的味道,看來非常有特色!





到基隆觀光的外地人,意識裡對基隆印象最深刻者,莫過於基隆廟口夜市,很少人知道在市政府後頭的義一路、台灣銀行對面,有這麼一間可以免費參觀、幫助遊客瞭解基隆歷史文化的藏館,名為「基隆故事館」。

基隆故事館隸屬基隆市政府文化局,於民國95年4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免費參觀,在行政院文建會的輔導補助下,引入「三位一體」空間主題,以「煤都故事」結合「基隆新故鄉營造資源中心」、「城市漫遊資訊核」,將文化館的展示、典藏、教育推廣等機能延伸到城市各個角落,提供參觀者另一種認識基隆歷史、環境、資源的觀點。

故事館內各式照片與雕像,呈現相當棒的視覺教學效果,還針對國小兒童設計一系列有趣的學習單,藉此讓參觀的兒童可以驗收觀賞後的成果,增進觀賞樂趣,很適合親子家庭來此走一回。













 

來到基隆,位於市區仁三路、愛四路的廟口夜市美味當然不能放過。「廟口」指稱的「廟」,指的是「奠濟宮」,這座建於同治十二年(西元1873年),已有一百二十餘年歷史的古廟,佇立在基隆廟口,四周密佈的小吃攤販,儘管攤數不是非常多,但多年打下的名號,儼然已是基隆市民生活的一部份,更是外地客來到基隆必定造訪之地。天婦羅、鼎邊銼、泡泡冰、豬腳都是基隆著名的小吃美味。

天婦羅亦名甜不辣,是以魚漿混上麵粉、太白粉、糖、鹽等調味佐料,運用現代機器將魚漿調勻後,再以手掌捏成扁圓形狀,因此特別富有彈性及咬感,搭配油炸師父訓練有素,控制得宜的火喉,炸出的天婦羅成金黃色,吃起來特別可口好吃,若再配上小黃瓜,更是清涼可口。

鼎邊趖則是以蓬萊米研磨成粉加水調勻,先在抹了油的熱鍋上燙成薄皮,條後與金針、豬肉、蝦仁、香菇、魷魚絲、木耳、筍絲等湯料同煮,沾上獨家的辣味配方,吃來十分夠味。

「王記天婦羅」、「廟口天婦羅」、「吳家鼎邊銼」、「邢記鼎邊銼」、「沈家泡泡冰」、「紀家豬腳原汁專家」都是獲得顧客青睞的老店,夜市街內還有「俗又大碗」的沙西米,大家不妨找找看!









基隆另一項有名的名產─鳳梨酥,印象中最有名的便是「李鵠餅店」所產,「李鵠餅店」和廟口夜市在同一條路,位於仁三路偏東,靠中正高架道路下。另一家位於愛三路天橋旁與南榮路交叉口的「李製餅店」也有製作鳳梨酥,這家標榜是李家大房所製,口感與「李鵠餅店」稍有不同,大家可以比較品嚐看看!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