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徐州路是台北市非常具有古色古香的街道,不僅道路兩旁栽滿青翠的老樟樹,更有台大醫學院、台大法學院等老建築物在此相互輝映,連建於1940年(日本昭和十五年)的市長官邸(徐州路46號)也隱身在此,讓徐州路增添不少傳奇。
市長官邸屬於和洋混合日式住宅的典型代表,由於日本住宅建築於明治時期以後受到西風影響,除了和室鋪榻榻米外,各廳或書房均傾向西化,放置西式家具如沙發、書櫃等,這種風格便稱為「和洋混合式」建築。市長官邸和位於長安西路的舊市府大樓(現當代美術館),都屬於此類建築代表,在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宅院中算是比較少見。
至今已有六十餘年歷史的市長官邸,在民國83年以前的歷任市長,除吳伯雄外,包括高玉樹、張豐緒、林洋港、李登輝、邵恩新、楊金欉、許水德、黃大洲等,任內都居住於這座市長官邸內。
目前市長官邸由文化局管理,並以文康中心型式,取名為「官邸藝文沙龍」,以委外方式經營管理,官邸內有提供餐飲服務的咖啡廳,可以容納約一百人的表演廳,一個可做小型會議室、講座的和式講堂,一個展示藝術文化品的生活藝術館,一個小小的陽光書閣,以及面積約一百坪的前庭、後院兩個露天廣場等。
官邸藝文沙龍可謂花木扶疏,前院廣場有高大的樟樹與麵包樹,此刻的麵包樹結滿麵包果,令人看了倍感新奇,樹下的石桌更是休息的好地方。綠竹造景的走廊、挑高的表演廳,後院裡小魚池悠游著幾尾從日月潭「遠道而來」的錦鯉,這些都是它的特色。
官邸大門,右手邊為文化藝廊,提供小型展覽;左邊則展示出版社陳列的刊物,往內走的咖啡廳則是經常高朋滿座,戶外的咖啡座更帶來陣陣清涼思古幽情,識貨的市民懂得享用這裡的寧靜氣氛,營造生活品味。
這裡真的很容易讓人忘卻自己正身處喧囂擾攘的都市叢林裡!
↑官邸建築正門。
↑正門另一個角度。
↑前院廣場。
↑前院廣場高聳的樟樹與麵包樹。
↑麵包果結實纍纍,果實不小。
↑左側小徑。
↑左側小徑的戶外咖啡座。
↑右側小徑。
↑官邸藝文沙龍就位於台大法學院大門對面。
↑官邸藝文沙龍圍牆外透露著幽靜。
↑徐州路上栽滿樟樹。
↑這個門進去就是咖啡廳與藝文展示館。
↑正門進來右方的文化藝廊。
↑文化藝廊定期展示各式作品。
↑裡頭就是咖啡廳。
↑窗外花木扶梳,台大法學院就在眼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