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空算是我的地盤,所以描述貓空的文章對我而言,可謂得心應手,就像位於石碇的「台灣千島湖」一樣,文章都能當作旅遊的最佳指南。位於貓空的「樟樹步道」是離貓空纜車站很近的一條休閒步道,尤其是三、四月魯冰花盛開的時候,最能吸引遊客前來此賞花、健行。夏日陽光較大,沿途遮陰的樹木不多,所以來此最好利用清晨時間,或是傍晚太陽下山後,走起來會比較舒適些!
樟樹步道與樟湖步道是連成一氣的橢圓形環狀步道,往樟樹步道有兩處入口,一處位於貓空纜車站不遠的指南路三段38巷「茶言觀舍」餐廳前,另一處入口,則在指南路三段34巷靠近樟山寺入口附近。樟樹步道全長1.1公里,單趟步行一次約需花30-40分鐘,步道不長,是遊客搭纜車前來貓空站,下車後必走訪的景點之一。
由於交通的關係,許多人前往樟樹步道,一搬都走離貓空纜車站約只有200公尺左右的「茶言觀舍」餐廳前進入。
步道是一條全程都有石塊鋪成的人行步道,靠近貓空纜車站這一端的步道前、中半段都是視野比較寬廣的地方,所以區內種植不少蔬菜、水果、茶葉。所以這條步道除了兼具休閒、健身功能外,也是一條農村體驗的步道。
前段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明鏡池與彩雲亭,這裡在三月下旬會佈滿盛開的魯冰花,總是吸引不少遊客來此朝聖。
明鏡池在晴天傍晚落日時分,坐在彩雲亭裡,透過明鏡池觀看映照,看天空彩雲,景色美不勝收。
明鏡池裡還設有水牛雕像與水車,可讓遊客體驗早期貓空移民當時的農村景象。
循著環繞明鏡池的步道走,還可以前往楓林亭與指南國小,在楓林亭裡有桌椅數張,可讓遊客在此小憩,其前方便是一旁楓林,冬日楓樹轉黃更是美麗。
週六在彩雲亭旁會有當地地主,一位阿婆在此販賣她種植的蔬菜,更增加遊客走訪農村的樂趣!
這裡種植的蔬菜琳瑯滿目,甚至包括下圖的銀柳、南瓜、葫瓜、玉米、芋頭,還有農曆8月15採收的茭白筍。水果方面,則有水蜜桃、木瓜等。
步道前段這裡有比較多的濕地地形,所以來到這裡,任何時刻都可以聽到此以彼落的蛙鳴聲音,甚至輕易地看到青蛙。
往步道中段途中,可以看到在貓空數量已經不多的茶葉,這裡的茶葉大多屬於鐵觀音品種,早期從大陸福建安溪遷徙來台的移民,其在老家大都是種植茶葉,所以來到台灣,便找尋同樣地形、氣候條件的貓空作為定居所在。
中段途中可看見造型穀倉,穀倉的另一頭是開放式的,設有木製座椅,可以在穀倉裡休息、賞景。
中段還有一處平台與涼亭,就在步道路旁,涼亭取名為「累了就亭」,這裡視野遼闊,可以眺望台北101大樓與指南宮。
中段途中還可以看到一棟保存完整的「土角厝」,是利用石塊與土塊、瓦片興建而成,一旁厝外還有一座用石塊砌成,用來飼養雞、鴨的雞(鴉)舍,可以瞭解貓空的先人生活概況。
繼續往步道後段走,沒多遠就可以看到一座茅草搭成的涼亭,一旁還有一台牛車。
再往前走約200公尺,就可以看到七、八棵老樟樹,就是這幾棵老樟樹,才有這條步道名稱的由來。
老樟樹群旁邊蓋了一棟閩南式開放的宅房,遊客可以在躲雨、乘涼。一旁還有幾戶民宅,假日有老婆婆在此販賣自種的蔬果和飲料。
閩南式宅房旁有一塊空地,是文山社大向當地農民租用,社大的學生每週會來這裡種菜、灌溉,自己種菜自己吃。
文山社大的菜園再往前走約100多公尺就是樟樹步道另一端的出入口。步道出口就是指南路三段34巷,約50多公尺便是樟山寺入口,入口旁有台北市公車小10、棕15、棕15區、貓空右線公車站牌。
樟樹步道交通指南:搭乘車50、236、298、指南客運1、3路至木柵站,轉搭小型公車10路至三玄宮站下車往回走約150公尺可抵茶言觀舍餐廳入口(或在樟山寺站下車可抵另一端入口)。或在捷運動物園站搭乘棕15或棕15區公車至三玄宮站、樟山寺站下車。
附註:我和安娜在貓空樟樹步道錄製的節目將在2014年7月12日(六)上午10時至10時30分,於中天娛樂台(39台)播出,節目名稱為:悠遊臺北ULlKE。這個節目,2014年6月28日起每週六上午10點在中天娛樂CH39臺播出,總共有12集,主要是介紹台北市12個行政區好吃、好玩的地方,屬於行腳性的節目。我參與的部分在第3集(7/12播出),也就是介紹文山區部分,當集30分鐘節目中,我會連續露臉5分鐘左右,與主持人介紹文山區貓空地區的樟樹步道,影片如下。
延伸閱讀:
1.【景觀餐廳】木柵貓空「小木屋茶坊」─感受一派悠閒、聚餐好地方
2.【景觀餐廳】貓空‧自在田
3.【台北貓空】貓空越嶺古道‧古早豬舍、木炭窯
4.【木柵貓空】樟山寺─政大步道
5.【台北貓空】樟湖步道
6.【台北貓空】越嶺休閒農園餐廳─樟湖步道拐個彎步行、新店銀河路開車可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