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七星潭,開車還未進入海岸邊前,會看到七星柴魚博物館的醒目標牌,幾次都沒進去參觀,這一次終於有比較充裕的時間進去瞧瞧,原來這座博物館提供免費參觀,除了可以探索柴魚文化外,還有DIY體驗,販售魚類製品、紀念商品等,而館外棚區則有熱食餐飲,令人垂涎。

柴魚博物館的創辦人余宗柏,二十多年前帶著一身的漁產製作技藝,與好友從三棧來到了漁業盛豐的花蓮七星潭,靠著專精的柴魚製作經驗,開始了他們的事業與生活,在當地成立了柴魚工場。 一腳踏進充滿暖意的柴魚工場,迎面而來的是陣陣煙霧、燻魚香氣,終年因燻煙而呈現焦黑的斑駁、低矮建築體。忙進忙出的工人、魚車,是多年來柴魚工場的風景寫照。當年日本人也慕名來此選貨出口,極盛一時!

民國七十年代後期,余宗柏先生因專心食品的研發與管理,漸漸的淡出工場,民國九十一年七月,柴魚工場也在好友正式宣佈退休下走入歷史,從此「七星柴魚工場」這名詞,成為七星潭居民茶餘飯後的回味話題了。

余老先生為了讓歷史得到見證,讓當地居民有個聚會、回憶場所,也為了讓更多年輕朋友了解台灣這與海共生的海洋民族性,2003年夏開創了「七星柴魚博物館」,也為花蓮地區增添新的文化風采。







七星潭位於花蓮縣新城鄉東邊,是受大陸板塊與歐亞板塊造山運動擠壓的縫合線,所形成的一處美麗的月牙形海灣。七星潭海域因位於黑潮洋流帶上,大量追隨浮游生物之長程洄游肉食性魚類,順流群聚於此,帶動了柴魚的燻培技藝興盛。早期七星潭漁民捕魚方式稱為「牽罟」,也就是乘著竹筏出海撒網,再由人力拉拔上岸方式捕魚,直到後來才改為設置定置魚網的作業方式。

定置漁業俗稱煙仔占,是一種長期將網具固定在三十至五十公尺的沿岸海域,利用潮汐漲落方向與魚群不會後退的特性,將魚網佈置成開敞的三角形,並將漏斗狀的網袋放置其中,因入口處窄小洄游路徑被遮斷,一旦進入就很難逃出了。

目前花蓮七星潭有德燕、嘉豐兩家漁場在經營定置魚網的捕撈作業,除了國曆七至十月間為休漁期外,每天的清晨六~七點以及傍晚的四~五點,在七星潭的海岸邊都可以觀賞到定置漁業在近海撈捕季節性的魚類。

七星潭社區居民的組成有原住民、本省籍人士、外省籍退伍榮民,族群呈現多元風貌。其中本省籍人大多為宜蘭漁民的後裔,日治時期先民從宜蘭捕魚至此,發現「七星潭」漁獲豐富,因而定居下來。外省籍退伍榮民大都為民國七十年左右由鄰近空軍基地、海防班哨退伍,並娶原住民為妻在此落地生根。早年的平埔族人(加禮宛人),後到的泰雅人也陸續先後加入「七星潭社區」這個大家庭中。





柴魚博物館內販賣不少魚製品,味道、口感都相當迷人,真的非常好吃唷!試吃品很多,要買之前可以先品嚐看看各種產品的口味,再下決定。來這裡,除了參觀柴魚相關資訊展示外,買些美味的伴手禮,令人特別興奮。可惜的是,柴魚博物館內禁止拍照,所以無法將內部景象呈獻給大家,對想進一步認識博物館的讀者或館方的行銷,應該都是損失吧!



博物館外的餐點區,最令人好奇想吃的,莫過於稻燒鰹魚生魚片─打打喜。館方特別請到來自日本四國「打打喜」傳人─溝淵剛先生為住館人員親自處理。











花蓮七星潭沿岸設置的定置漁場,每年十月至翌年五月所捕獲的鰹魚,由於油脂較高,不適合拿來製作柴魚,因此七星柴魚博物館特別引進日本四國傳統美食技藝,在日本師傅讀到的製魚經驗與講究身形、質、量下,擷取精華不為、嚴選鮮製,為顧客提供及時鮮藏西北太平洋的絕美鰹魚美味─打打喜。





這些鰹魚都是新鮮貨,於當地漁民即時提供給這位日本師傅作為「打打喜」食材,每盤150元,而且只有假日才提供唷!妻子與小孩都很幸運吃到難得的美味(我不敢吃生魚片),只是來的時候已經是五月底了,不知道「打打喜」是否仍有供應,有幸運的朋友可以先電話詢問看看。








★七星柴魚博物館
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七星街148號
電話:03-8236100
免費開放時間:平日:9:00am-7:00pm  假日:8:00am-7:00pm  寒暑假:8:00am-8:00pm
官方網站:按此進入


延伸閱讀:
1.花蓮之旅/艾維士租車~花蓮旅行的好幫手
2.花蓮之旅/鵝肉先生~不能錯過的台灣小吃
3.花蓮之旅/七星潭~來花蓮必訪的景點

看過這篇文章,有登入會員的朋友請按下方推薦欄下的「推」唷!↓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